抗日历史---建公路、铁路桥

建公路桥

日本侵略者为长期开采城子河煤炭,在穆棱河和城子河境内的河流上建筑公路桥。

1935年,在穆棱河建一座木桥与城子河相通。1939年,在木桥原址建一座洋灰桥墩的木桥,长150米,宽6米。19458月,日本侵略者溃逃前在桥上将武器弹药等投入河中后破坏大桥。1942年,在一太保东面红光河上建一座木桥,长5米,宽5米,被称为红光桥,便于二太保与本部和鸡宁通行。1942年,密山工程队在白石砬子白石小河上建一座木桥,长8米,宽5米,被称为白石桥,是鸡宁通往勃利的唯一通道。二太保小街前的稻壕上建有一座小木桥,向前通往穆棱河渡口。二太保与训练所之间通往鸡西街的公路,在稻壕上建一座小木桥。1940年,整修城子河村东跨城子河小木桥。

 

建铁路桥

 

鸡西境内的铁路是林(林口)—密(密山)线东段,始建于19345月,193671日通车,并在城子河与黄泥河子交界处,即四甲甲所附近设鸡西驿。19469月,改称鸡西站。这段铁路是日本侵略者为掠夺鸡西煤炭资源及对苏联军事进攻与防御而建设的。

为加紧对城子河炭矿开采出来的煤炭的运输和进一步大量的开采煤炭,于19381218日测量铺铁路建大桥地址。1939610日,由满洲鹿岛组在二太保西面跨穆棱河开工建设城子河铁路大桥,将铁路由西鸡西延伸到城子河二太保。19406月至7月因河水暴涨而停工。到194171日,大桥建成并将铁轨铺到二太保选炭场。19423月,铁路全部通车并使用“咔哇机”(小火车)往西鸡西运煤。大桥为洋灰建筑,桥长326.64米,共23个桥墩,两头各有桥台。桥北建一个保护大桥的桥头堡。1942年,铁路延伸到东部选矸场,沿线有3座洋灰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