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古迹---小城山古城
- 发布者:城子河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8-12-20
- 来源:城子河区档案局
穆棱河畔最早的居民是肃慎人,到东汉时期,鸡西成为挹娄人的天下,南北朝时期,鸡西地区开始不如阶级社会,鸡西是“勿吉七部”(隋以后称为“靺鞨”七部)中的涅拂部的势力范围。
八世纪以后,由于铁器的普遍适用,社会力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更由于渤海国(公元698年——926年)的兴起与扩张,民族战争或者说是部落冲突的加剧,以及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渤海初期,坲涅部首领曾经先后十八次自行唐朝),使居无定所过着渔猎生活为主、农业粗放的拂涅部修筑城池成为必要和可能。这些城池成为鸡西人政治生活的中心和战略要地。公元八世纪中期,涅拂部被渤海国征服,以后成为渤海十五府的东平府,府治设在伊洲(即今密山市)。领有伊、蒙、沱、黑、比五州。这是穆棱河流域正式划入政权版图的开始。以此为标志,鸡西地区进入五百多年的古城阶段。目前在穆棱河流域发现的渤海及辽、金时期的古城达10座以上,主要集中在穆棱河中游一带,在鸡西地区最多,共9座。分别是:
1、永安大锅盔山古城。位于 鸡东县永安镇永政村附近的大锅盔山上,周长1200米,呈马蹄形。
2、小四平山古城。位于鸡西市恒山区柳毛乡穆棱河左岸的小四平山上,周长700米,呈不规则形。
3、小城山古城。位于鸡西市城子河区长青乡小城山村,周长800约800米,呈正方形。
4、向阳古城。位于鸡东县向阳镇红卫村,周长约1600米,呈长方形。
5、金城古城。位于鸡东县平阳镇金城村,周长1300米左右,呈正方形。
6、三棱通古城。位于密山市临河乡三棱通,周长1400米,呈不规则形。
7、十二连山城。位于密山市完达山农场十二连处的山顶,周长2000米,呈不规则形。
8、朝阳农场古城。位于密山市柳毛河乡朝阳农场一连驻地,周长2000米,呈不规则形。
9、二十三连古城。位于密山市承紫河乡朝阳农场二十六连住地,周长2000米,呈不规则形。在这些古城内及附近发现了大量这一阶段的文物,主要是陶器、铁器及铜器。陶器为泥质红陶、轮制,和早期铁器时代手制、火候纸、胎薄的泥质夹砂灰陶或红陶相比,火候纸质地更细密、胎更厚重。具有明显的渤海陶器的特征。铁器有铁鏃、铁蒺藜、铁战刀等武器,生活用具有铁锅,但尚未发现铁制农业生产工具。这表明:一、渤海以后,部落民族之间的冲突加剧,战争更加频繁。二、定时期渔猎生产仍然占重要地位,因为马战刀、铁鏃等即是又是打猎的生产工具,却发现有陶质或石质的网坠。铜器在这一阶段也多有发现,主要是铜镜和铜印。铜镜主要是金代制作。制作较为精细、造型生动,受中原地区的宋镜影响较深。
城子河小城山古城和鸡冠山遥相呼应,相对其他古城较为接近穆棱河,得到了母亲河的更多厚爱,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印证了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这条古训,小城山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